查看原文
其他

元宵汤圆吃不停,小心变成朋友圈最胖的仔

桑自立 重庆科技馆
2024-08-29

“卖汤圆、卖汤圆,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……”

每年的元宵节一到,无论超市里还是电视上,总会响起这首经典旋律《卖汤圆》。这往往是掀起一年一度南北大战的时刻,无数人又开始了似曾相识的争辩,“元宵节是吃汤圆还是元宵”“元宵到底是不是包出来的”“汤圆馅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”……这些关于汤圆和元宵的问题,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性说清楚!

图源:soogif
元宵和汤圆,就像一对可可爱爱的双胞胎,乍看很相似,但细看,就会发现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挺大的。
这兄弟俩的相似之处在于,都是在元宵佳节吃的传统美食;也都是用糯米粉、坚果糊等为主料制作而成;外观都是一个个雪白的小球,就像是打雪仗用的雪球一般。在吃法上,无论南北也往往是以煮着吃居多,煮好后盛到碗里,咬上一口甜蜜的馅心,整个人都会在寒冷的天气里暖起来,从头到脚洋溢着幸福滋味。

元宵和汤圆丨图源:用户_628a3710/IC photo

但若是再细究起来,这兄弟俩从制作工艺、口味搭配、烹饪方法等角度,其实都截然不同。

在历史上,一般北方地区更多吃的是元宵,南方地区更多吃的是汤圆。虽然都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,但元宵其实是先取一小块馅心,用水微微打湿后放入满是糯米粉的笸(pǒ)箩里,不断摇晃翻滚,并重复着洒水打湿的动作,让这一小块馅心不断粘上糯米粉,慢慢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球。制作过程因为需要不断摇晃笸箩,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之为“摇元宵”。

而南方通常吃的汤圆,则不需要准备笸箩来摇晃,而是像包饺子一样包出来的。包汤圆需要先将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,再搓成长条,分割成一个个剂子,把剂子捏成面皮后包入馅料,再慢慢用手掌搓成小圆球就好了。有些地方的汤圆甚至都不是圆形,譬如宁波汤圆,就像圆圆的脑袋上顶着个犀角,如水滴一般。

图源:网络

馅料的选择上,北方元宵全部都是甜口,如黑芝麻馅、豆沙馅、花生馅等等,无一例外全是混合白糖制作而成。
但南方的汤圆,在甜口之外,不少地方都有着自己的咸口喜好,如江南就有鲜肉汤圆,一口咬下去不是甜蜜的体验,而是咸鲜的滋味。

图源:拍信创意

烹饪方法上,南北共享的都是水煮的方法,但北方元宵在水煮之外,还点亮了一个南方汤圆不具备的操作,那就是油炸。
因为元宵是糯米粉一层层滚出来的,含水量较低,粉层也较厚,所以可以进入油锅小火慢炸着吃。但南方汤圆水分含量高,皮也比较薄,一入油锅就会破掉,注定很难解锁“炸汤圆”这一吃法。

图源:壹图网

不过话说回来,无论是北方的元宵,还是南方的汤圆,身为营养师,需要在此时敲敲黑板,提醒一下你,这俩货色可都属于高碳水、高脂肪的食物,妥妥的“热量炸弹”,不管你是爱吃元宵还是汤圆,可都不建议开启狂炫模式,否则容易造成以下严重后果。

后果1:变胖

根据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的数据记载,以黑芝麻汤圆为例,每100g的单位热量为311千卡(kcal),而一粒汤圆通常在25~30g左右,也就意味着如果一顿吃8个汤圆,就是至少600kcal的热量摄入,再吃点别的食物,这一天的摄入能量妥妥就会超标。等新春佳节结束之后,也许你就是朋友圈最胖的仔。

图源:soogif
后果2:血糖异常

汤圆和元宵的制作主料都离不开糯米粉,而糯米粉的血糖升糖指数(GI)是90以上,属于超高的高升糖食物范围,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摄入,就会让你的血糖像坐过山车一般剧烈波动。如果血糖经常这样乱窜,身体在经历一系列复杂变化后,你就会大概率变成一名糖尿病患者。所以,为了你的健康考虑,也别猛吃汤圆或元宵。

后果3:消化不良

糯米因为其黏糊糊的性状,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好消化的食物,但其实糯米制品在真实的消化过程中,往往是很快就被身体消化掉了,并不会不好消化。但汤圆或元宵,可不只是一个个糯米团子,还包着高油高蛋白质的馅料,这部分馅料如果短时间吃太多,就会对肠胃的消化造成较大负担,从而引起消化不良。

图源:拍信创意

美食面前,不宜放肆,要克制。况且,我们的老祖宗,可是连寻常日子都会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”做一个膳食多样性搭配的,元宵节这么一个重要节日,留给我们的饮食习俗可不止单调的元宵汤圆。
在元宵佳节,我国的珠三角地区,在吃汤圆之余,还会有吃上一份生菜的传统。生菜谐音“生财”,广东人民为讨个口彩,便会在桌上增添一道绿色蔬菜,而且有时候还会将生菜与糕一起炒,寓意“高升”。虽说谐音梗扣钱,但从营养角度,这确实是非常合理的搭配,汤圆这种糯米团子,正需要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,既可以促进消化,也可以适当减少摄入热量,是非常明智的做法。

图源:拍信创意

现在的你应该可以分得清元宵和汤圆了吧?可以试着亲自动手包汤圆或摇元宵,在制作过程中顺带着给家人来一场营养小科普,让自己和家人既能享受节日氛围,又能获得健康生活!


作者介绍


桑自立,中国营养学会会员。

·END·

☞上期科普:龙以前竟然长得像猪,还长得像……


编辑:任雅琳

审稿:李婷、李春藜

文章为重庆科技馆所有,转载需注明出处
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,不授权转载
更多精彩内容,请继续关注我们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重庆科技馆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